- 筑苑 构件不语—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拾碎
- 张勇 杜智慧 李翠艳 张昌奇 / 2023-10
- 本书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构件包含的文化内容,从民俗故事的角度,运 用传说故事、
造型的演变、名称的含义等各个方式,说明传统建筑构件的来历,梳理了传统建筑与民众
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脉络。各个地区传统建筑图片的 对比说明更容易让广大群众了解中
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韵味。
本书可供广大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读者阅读参考。
定 价:79.00售 价:63.20
|
- 中国园林博物馆学刊09
- 杨秀娟 / 2022-12
- 本书是中国园林博物馆主编的学术出版物,旨在搭建风景园林与博物馆行业的学术交
流平台,主要刊登园林与博物馆理论研究、园林历史、园林技艺、园林文化、园林管理、
藏品研究、展览陈列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专题综述等内容。
定 价:48.00售 价:38.40
|
- 闽东地区海港城市传统民居类型及其演变
- 赵冲 / 2022-11
- 本书以闽东地区两座海港城市(宁德、福州)为对象,着眼于城市 街区空间与传统民
居的组成关系,并非单纯的建筑史学研究。当然,从建 筑学本体的角度看,核心问题放
在民居的空间单元及其组合关系上。通过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集中考察平面形制、
正厅大木结构类型及其演变 过程,进一步通过对典型民居的类型解读和量化分析,揭示
海港城市传统 民居空间的文化特点,推动当前民居保护和设计实践中的理论与方法的 创
新。
定 价:98.00售 价:78.40
|
- 白藏房民居营造技艺
- 成斌 徐声 / 2022-09
- 白藏房民居是藏族民居建筑中独具一格的碉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稻
城等县境内,是我国特色地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聚落空间形态、单体平面组
织布局、建筑结构体系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本书以整体性研究思路研究白藏房民居
的特征,从历史源流、当地风俗及宗教信仰、外部表征、平面布局、结构体系、室内装
饰装修等多个方面,阐述乡城白藏房外部特征内涵以及内部空间结构,并进行系统描述
和记录,为本地区藏族民居的更新和既有建筑的改造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定 价:78.00售 价:62.40
|
- 欧洲古代建筑图说
- 周博 / 2022-09
- 欧洲拥有灿烂辉煌的古代建筑,对世界建筑的发展影响深远。本书梳理了古代爱琴文
化至欧洲 16— 18 世纪共计 8 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建筑,从建筑产生的背景、建筑特征
及代表性实例展 开叙述,力求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让读者对欧洲古代建筑
有全面、清晰的理解。 本书参考大量历史资料,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是一部可供建
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 林、环境艺术等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教学和学习参考的重要资
料。
定 价:59.00售 价:47.20
|
- 营造技艺的传承密码
- 刘托 王颢霖 / 2022-08
- 这套丛书主要也是以文化艺术史论的形式,对中国传统 建筑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较
全面的阐释,适合建筑学专业的研习者、设计师、大学 院校的学生和古建筑爱好者阅
读。由于各种类型的传统建筑其营造目的多有不同, 其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也自然会有
所不同,因此这套丛书中的体例和字数等也会有 所不同,如此或更适于不同的读者进行
选择。
定 价:198.00售 价:158.40
|
-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
- 杨莽华 / 2022-06
- 寺院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人文和自然地理综合作用下的地域表现,反映了历史
剖面上的佛教文化的生态体系。本书以寺院建筑及其文化环境为对象,借助文化及地理
学的视角和方法,发现其演变、分布和扩散的规律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在文化分
区和文化生态的体系中,勾勒出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群体的空间模型或者是图景。
定 价:158.00售 价:126.40
|
- 海南陵水新村疍家聚落空间
- 蔡梦凡 潘莹 / 2022-02
- 本书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简
述,并通过厘清既往研究的基本情况,突出本书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新村疍家
聚落空间基本特征的总结,涵盖宏观、中观层面的聚落空间要素及其空间形态。第三
部分从生计模式的角度切入,结合新村疍家人生计发展的过程,重点分析疍家聚落产
业空间的分布、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以及空间节点的构成、整合与更新。第四部分从
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新村疍家人适应水陆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聚落居住空间,并
对应不同层级的社会结构归纳总结居住空间的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新村疍家人
的信仰文化与仪礼活动及其所对应的聚落仪式空间特征,关注仪式过程中人与空间的
互动关系。
定 价:59.80售 价:47.84
|
- 传统村落
- 曹伟 / 2021-06
- 《传统村落》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为初衷,通过实地考察系列
典型传统村落,去发现传统村落之美及其历史文化之深邃,探讨了传统村落在保护、
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乡村景
观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注重地域文化和特色,又兼顾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村
落,进而探讨传统村落的文明价值,以飨读者。
全书分为两篇:第 1 篇为理论篇,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的本原或基质,借
此形成本书的理论支撑架构;第 2 篇为实证篇,从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
知识观的角度选取了 18 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鉴赏,进而实证研究。本书既是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员的读物,同时
也是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实践意义较强专业的重要参考书或教材.
定 价:128.00售 价:102.40
|
- 南岭之归园田居
- 陆琦 潘莹 陈亚利 / 2021-01
- 《筑苑 南岭之归园田居》在中国的广东省,湿热的气候、充沛的降雨、茂密的植
被、连绵的南岭低平的三角洲平原构成了这里独特的自然基底。在这里,一代代的南
迁汉民与本地人,携手共建了壮丽的人居文化图景,他们一起面对各种频发的自然灾
害、多元的产业状况和人类存续的各方面的需求。无论在城在乡、近海近山,还是造
园建屋、设道立村,放眼所见的景观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至于大家习惯将这样
的文化称为“岭南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一》中的诗句,本书书名借用此诗句,意在表达我们对先人开拓南岭形成的传统
文化与智慧的敬重,同时也是为了申明我们团队几代学人执着秉承的学术信念,我们
对“岭南”研究领域的坚守源于我们对岭南大地的热爱,我们会为之不断地奋斗。
定 价:158.00售 价:126.40
|
- 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持技术与工程实例
- 张兴斌 张文革 / 2020-12
- 《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持技术与工程实例》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近40
余篇,涵盖预防性保护及研究、木结构类建筑、砖石结构类建筑、其他类
建筑的检测、保护和修缮等内容,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展示了近年来文物建
筑预防性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业界同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意义。本次会议中30名文物保护技术领域专家做了大会及分组学术报告,
取得了良好的增进交流和合作的效果,形成并发布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
的“太原共识”。
定 价:80.00售 价:64.00
|
- 丹尼尔.李伯斯金---建筑创作的艺术化表现
- 张曼 / 2020-07
- 《丹尼尔.李伯斯金---建筑创作的艺术化表现》丹尼尔·李伯斯金以其深邃的创作思想和极具魅力的设计手法,正影响着年轻一代建筑
师对待城市、建筑和文化的看法,也将影响未来世界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本书以丹尼尔·李
伯斯金建筑创作的艺术化表现为出发点,通过回归其艺术化表现的创作本源、凝练其艺术化
表现的物态特征、评介其艺术化表现的手法张力,全面解析丹尼尔·李伯斯金试图构筑的奇
想艺术世界,并穿插了建筑师对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对建筑这个行业的省思,以期对我
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有所借鉴。
本书适合建筑专业的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定 价:86.00售 价:68.80
|
-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
- 潘曦 / 2020-06
-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本书是一项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有十章,第二章至第五章选择了文化人类学若干典型的理论流派,对这些理论
流派及其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于空间、建筑与聚落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六章至第九章
则是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出发,选择了身体、建筑、城市、遗产等话题,讨论在人类学
的视角下有可能对它们进行怎样的解读。本书面向的读者群较为广泛,可供建筑学、
城乡规划、文化遗产、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
院校的建筑学、人类学相应课程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同时,书中包含了丰富
的案例和图片,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也可供对建筑与城市文化感兴趣的大众阅读。
定 价:78.00售 价:62.40
|
- 走向新遗产:价值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
- 刘保山 / 2020-07
- 《走向新遗产:价值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 》书中以人类学、
考古学前沿话题为起点,结合遗产专业 理念对相关文化现象和热点案例徐
徐道来,是期望读者能够 初步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命与共识,了解文化
遗产保护的 核心线索——价值,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抓住了价值 的线
索,就抓住了文化遗产研究、阐发、保护、管理的关键点。
定 价:80.00售 价:64.00
|
- 筑苑 章贡聚居
- 蔡晴 姚赯 黄继东 / 2020-05
- 《筑苑 章贡聚居》本书基于现存实物对江西明清时期的移民建筑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
探究其型制来源、空间组合方式和形态构建特征,主要包括9章内容,分别为江西客家民居
的自然与文化背景,“居”、“祀”组合,横屋堂屋组合式,九井十八厅,排屋堂屋组合式,
围垅屋,围寨,村围和村城,围屋。本书可供对传统民居感兴趣的学者、建筑师、普通大众
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定 价:78.00售 价:62.40
|
- 乡俗祠庙——乡土聚落民间信仰建筑
- 王新征 / 2020-03
- 《乡俗祠庙——乡土聚落民间信仰建筑》本书分类汇集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聚落民间信仰建筑实例, 旨在粗略建立一个传统中国乡土聚落中民间信仰活动、信仰文化、信 仰建筑的整体轮廓,进而体味与之相关联的传统生活方式、精神世界 与乡土文化。同时希望对民间信仰、乡土文化、仪式习俗感兴趣的读 者来说,本书能够成为具有索引功能的乡土专题旅行导引。
定 价:78.00售 价:62.40
|
- 旧园与故人-民国时期三山五园地区掌故
- 张雨 吕红梅 / 2019-12
- 《旧园与故人--民国时期三山五园地区掌故》本书收集到的民国三山五园故事,最终 整理为成稿50余篇,按照主题,分为三山五园与海淀故事、圆明园故事、万寿 山颐和园故事、玉泉山静明园故事、香山静宜园故事、西山故事、名人墓地故事 等七部分。目前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旧园与故人——民国时期三山五园地区 掌故》,就是上述《民国三山五园故事》项目的正式成果。
定 价:66.00售 价:52.80
|
- 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
- 姚凯,许传侨 / 2019-11-01
- 手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项基础表现技法,是一种在二维空间上对自然事物进行描绘的艺术,扎实的绘画功底是提升人们观察、塑造和审美能力的基础,这样的基础是通过长时间学习积累所得的。对于设计者来说,绘画基础是一切设计美感的来源。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手绘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创意思维快速表达的有效途径,或者说是一种基本方法。
手绘表现首先需要画面构图来支撑整幅画面的骨架,它是画面中重要的基础环节,选择适当的角度,合理安排画面中的比例、体块关系是先决条件;其次是形体上的把握,准确的造型能力使画面富有空间感和体量感,更真实地呈现出相应场景,体现出画面中的形式美感。在手绘表现过程中,应用颜色的对比关系及色彩的营造效果实现画面的整体氛围,如同给整幅画面注入了生命,更加丰富、更加真实,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一幅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手绘作品不仅需要相关要素的配合,还需要学习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全情投入,把基础实践训练与设计思维相结合,所以手绘对于设计者的审美修养和创意思维具有重要影响。
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普及的今天,更多的新技术、新智能慢慢进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人们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完成专业范畴内的任务与内容。但是手绘从未被取代,手绘长久的生命力,源自于它本身的魅力。可以说,作为一个设计师,给他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勾勒整个世界,设计整个世界,走遍整个世界。手绘可以使设计师感受到绘画的幸福,回归最初的追求。手绘表达是创意思维相互碰撞、交织的过程,设计师以最佳的视角诠释设计,将自己瞬间的灵感抓住并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结合,这就是手绘的魅力。
定 价:78.00售 价:62.40
|
- 筑苑·水承扬韵——运河与扬州非遗拾趣
- 宋桂杰,陈星 / 2019-09-01
- 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城,古曾称广陵、江都、维扬。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名,据《左传》载:“哀公九年(公元前486 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作为大运河的发轫地,扬州的兴衰与运河密不可分。
古诗有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历史上扬州的繁盛,不仅仅表现在其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还有那些老字号、老技艺、老故事。它们见证了扬州历史名城的丰富文化底蕴,成为扬州运河文化鲜明的标识。运河造就了扬州昔日的繁华,也为扬州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运河文化,它们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由运河商贸、文化交流、技艺传播发展而形成扬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剧等,共同构成了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承载着扬州的文化基因和城市记忆。踏入扬州城,您可以漫步古色古香的东关街、南河下、湾子街、仁丰里四大历史文化街区;驻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私家园林个园、精巧秀丽的晚清第一名园何园;聆听自成流派的弹词、独树一帜的扬剧;体验闻名中外的扬州“三把刀”;惊叹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的扬州髹饰漆器工艺;学习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的扬州剪纸技法;游逛位于扬州东圈门老街的曾荣获巴拿马万博会银奖而成为世界品牌的“谢馥春”化妆品店;品尝清晨富春茶社、冶春、共和春的扬州包子;体验傍晚“涤旧俗以操身,濯清泉而浴德”的扬州沐浴文化,感受扬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状态;探访清末明初因雕版印刷刻工精整而被称为“杭集扬帮”的杭集镇……
运河的开凿与疏浚成就了扬州曾经的辉煌,交通方式的改变也曾让我们淡忘了这条承载扬州历史的沧桑之河。如今的扬州正在积极打造独具魅力的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名城, 2019 年也恰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本书在梳理大运河相关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通过韵· 秀、韵· 文、韵· 味、韵· 容、韵· 戏、韵· 美、韵· 俗、韵· 风、韵· 技等九个章节,以36 个小故事展开,将故事缘起,故事承续,故事转折,故事结束的“起承转合”等四个部分串联起来,并以图文并茂的展现方式,描述以运河文化为背景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期借《筑苑》平台宣传运河文化,讲讲扬州故事。
扬州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宋桂杰
定 价:68.80售 价:55.04
|
- 历史遗珍·山西古代建筑六十例
- 荀建 / 2019-01-01
- 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现存大量的山西古代建筑遗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山西古代建筑特征鲜明, 堪称我国古建筑的楷模,其形式、构造、布局、历史等无不深具参考学习与发掘价值。本书精选了山西省最具代表性的60 则古建筑实例,按照其所处方位依次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地全面解读了山西古代建筑的建造历史与文化内涵,以便于大众深入细致地了解山西古代建筑。
《历史遗珍·山西古代建筑六十例》一书遵循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从建筑专业的视角讲述山西古代建筑的故事,旨在以书为媒,让更多人通过了解山西古代建筑,激发探究古建筑文化的兴趣,进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定 价:398.00售 价:318.40
|